首页>聚焦

龙岩乡村的“文化战略”:村子美了 文明乡风浓了

2018-05-30 09:06:15 责任编辑:李雪婷 来源: 龙岩文明网

岭和村文艺活动室里,老人们在演奏传统乐器。李勇至 摄

  自从村里文化中心开辟了文艺活动室,上杭县才溪镇岭和村的李庆修老伯就成天乐呵呵的。尤其是这段时间,按老伴的话说,李老伯的“疯劲”是更厉害了:每天吃完晚饭,他就把孙子扔给老伴,头也不回地往村里的文化中心跑,不到晚上9点绝不着家。让李老伯“着魔”的,就是文艺活动室新添的一款乐器——扬琴。

  其实,不只是李老伯,这几年来,得益于岭和村两委实施的“文化战略”,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组织,浑身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今年3月省级“儿童友好家园”的落地,让村里的孩子们也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福利。

  小山村里的“文化战略” 

  才溪是著名的将军之乡和建筑之乡。岭和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全县“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示范点,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收入增加了,手里有了闲钱,村里的牌局、麻将之风开始盛行。从只是晚上打到白天也组局,从一局五元钱变为十元,原先只是大妈小媳妇的业余爱好,到后来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也都成了麻友。

  本来乡村里娱乐活动少,偶尔打打牌和麻将消遣也不算多大事儿。可是后来,因沉迷牌局麻将引发的问题多了起来:或者是因为输钱不服气导致吵嘴,或者是妻子通宵搓麻让丈夫不满,或者是孩子哭闹没人管……

  摒弃陋习,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共识。

  2015年,岭和村利用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到的400多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先后建成占地300多平方米的两层文化中心大楼、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添置了各种运动器材和文化设施。

  “投资这么大,一定要用足用好这些设施。”在岭和村党支部书记李勇至看来,硬件完善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软件配备。村里先是发动几个文艺爱好者,带头成立腰鼓队、舞蹈队,后来又在村史陈列室开辟出文艺活动室,为吹拉弹唱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为了提高村文艺队的艺术素养,村里还专程邀请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前来指导、授课。

  多方合力下,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村里的文艺氛围越发浓厚。2016年,岭和村举办了首届春节联欢会,虽然节目质量和表演水平有限,但村民们热烈的掌声给了文艺队成员极大的鼓舞。

  众人拾柴火焰高 

  林艳是岭和村里的年轻媳妇,自2011年嫁到村里以来,除了偶尔外出帮忙做些会计方面的工作,在家相夫教子一直是她主要的生活内容。而如今,曾经默默无闻的她成为了村里的文艺骨干。

  林艳告诉记者,早年她曾经在广东务工,喜欢跳舞也经常去健身房。因为舞蹈水平相对较高,被村里文艺队请去为村里的妇女教授广场舞。为了方便村民学习,林艳仔细研究网络教学视频,将其分解为简单的动作。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更新一部分歌曲,她说,总是同样的歌曲和舞蹈会让人感到乏味,保持新鲜感很重要。

  62岁的李春杨老人在五年前就随着子女搬到县城居住。作为传统乐器爱好者,他与另外一些朋友在县城组建了“汀泮童心乐队”。对于村里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2017年村里举办的第二届春节联欢会上,他登台与自己乐队里一个8岁的娃娃合奏二胡,成为当天联欢会上最大的亮点。此外,他还专门请摄像人员记录现场盛况,并免费制成光盘作为资料分发到村里。“只要村里有需要,我都会回去交流、切磋。”李春杨表示,支持村里的文化事业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余春金是岭和村的妇联主席,不仅负责平时的各种文艺活动,在联欢会上更是动员全家齐上阵。“儿媳是主持,老公是幕后,自己负责协调,儿子提供后勤保障。”

  随着全村整体文艺水平的提高和文艺氛围的浓厚,岭和村第二届春节联欢会办得很成功,除了首届的广场舞和乐器演奏等传统内容,还增加了独唱、腰鼓、山歌、快板、朗诵等节目,从外村而来的观众将整个文化广场塞得满满当当。

  “前两届都是村两委牵头和组织的,很多村民觉得演得不够过瘾,于是我们就放开手来办了。”李勇至告诉记者,与前两届不同,岭和村今年的春节联欢会完全由村民自发组织实施,“我们只是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没想到他们能办得这么成功。”

孩子们在“儿童友好家园”里活动。(岭和幼儿园供图)

  文化生活育文明乡风 

  如今,每到傍晚,岭和村的文化中心就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在广场嬉笑玩闹,老人们坐在石椅前聊天,年轻一些的村民摆弄各种健身器材。当夜幕降临,明快的节奏响起,广场被舞蹈的妇女们占据,二楼的文艺活动室也陆续响起各种丝竹之声。而到了周五,文化中心一楼的“儿童友好家园”就迎来了岭和幼儿园的小客人,成为开展特色教育和亲子活动的绝佳场所。

  “文化活动丰富以后,村里的风气好了很多。”李勇至说,因为娱乐休闲有了去处,现在村里打牌打麻将的现象大幅减少,不仅家庭和睦,邻里之间也更加和谐了。

  46岁的李家联在村里从事养殖业,由于两个儿子上高中,妻子又开药店,晚上常常是一个人。文化中心没成立之前,百无聊赖的他经常在麻将桌上输得精光,回家后难免产生矛盾。后来,他在文艺活动室学会了拉二胡和吹笛子,从此远离了麻将桌。

  在村里,李庆修是文艺活动室最忠实的常客,对里头的乐器有着特殊的感情。“中学时期我就学会了吹笛子,是文艺宣传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后来参军和工作几十年,这些文艺爱好渐渐就中断了,如今再次拾起这些乐器,感觉就像回到了从前年轻的时光。“这台扬琴是前段时间一个老板捐赠给村里的。”李庆修说,现在他已经重新学会了二胡和笛子,下一步的目标是学习扬琴的演奏。

  “总体来说,村里的文化项目还比较少,水平也有限。但未来村里计划联系相关部门,邀请更多专业人士进村指导,争取更多惠民的文化项目。”李勇至说。(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凌生 通讯员 林斯乾 张敬年

  记者手记

  乡村文化建设要从村民需求出发

    如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得到推行,许多地方的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都已经比较完善。然而,像岭和村这样能够真正用足用好这些设施的村子并不多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忽视村民文化需求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毋庸讳言,许多乡村在申请建设文化项目之前,并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运作管理方案。部分项目建成后,除了在正式启用时热闹一阵子,不久就悄无声息了。而看到许多农村阅览室终日门窗紧闭,老年活动室落满灰尘,许多管理者往往产生一种错觉:不是我们不提供文化产品,而是村民缺乏文化需求。

    对此,持有此观点的管理者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村民走进农村阅览室,发现眼前许多书籍与自己生产实践相距甚远,于是向管理员提出更新书籍的建议。这时,如果管理员不能及时向上反映情况,或者上级对此不够重视,一周、一月甚至半年也没有更新书籍,那么多次造访阅览室的村民终究会失去兴趣。而作为留守农村的老人,他们本来腿脚就并不便利,如果老年活动室永远只是简单的几样棋牌、报纸,也就无法留住他们的脚步。

    可以看出,忽视村民文化需求,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去分析和了解村民真正的兴趣所在,于是无法提供让村民满意的服务。这就如同饭馆不提供菜单,按着自己的想法供应饭菜端到顾客面前,如此服务如何能让人满意?

    在这方面,岭和村可谓付出了努力。通过发动当地文艺爱好者,岭和成功组建了一个个文艺“部队”,从而打破了原来各自为战自娱自乐的分散状态;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让文艺爱好者“动起来”;通过引进外界专家和项目,为文化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能源和动力。

    岭和村的文艺“部队”都是业余出身,他们举办的春节联欢会当然不能与其他春晚相提并论,但村民需要的乡村文艺往往不在乎水平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合胃口。正是因为岭和村两委策划有力、措施得当,让文化实现了回归到服务于人的本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村民自主办春节联欢会、李春杨老人从县城赶回村里表演并免费制作碟片就是很好的证明。(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凌生

地方文明网站
龙岩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共龙岩市委文明办
技术支持:东南网
Copyright (C) 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