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顺香,女,2003年5月出生,现就读于龙岩市上杭县茶地中学,龙岩市第二届“自强自立美德少年”。
温顺香同学家住茶地千龙村,离校有十来公里的路程,即使成年人也要走1个多小时,顺香就这么每周末来回的走,到冬天,等她回到家天已经很黑了。问她为什么不坐亲戚的车,她说怕自己舒服惯了就吃不了这小小的苦,以后就更经不起风雨了。虽然是一件走路上学的小事,却锻炼了她能吃苦,自立自强的精神。
顺香是个懂事的孩子,六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离家出走,至今了无音讯,去年寒冷的冬天奶奶没有熬过去,也走了。现在就只剩她和八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千龙村委看到她家如此困窘,给她评选上了“五保户”家庭,每月上级民政部门给于生活补助400来元,温顺香本人领取了孤儿证,每月补助200来元,其爷爷八十高龄,高龄补助160元,全家每月尽靠这微薄的800来元维持生计。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顺香害怕,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勤奋刻苦。简陋的家被她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进入让人觉得舒服。洗衣、做饭、种菜、打扫卫生她已经样样精通,每次来上学前她都要给爷爷准备好衣物、饭菜,并耐心的叮嘱爷爷,然后才急急忙忙来上学。
生活的艰辛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她深知自己的处境,不敢也不舍浪费一分一秒,所以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间。她的勤奋刻苦在班里,乃至在学校是有目共睹的,别人读书她读书,别人休息她还是读书,也只有在学校她才有时间读书,她在学习上的锐变就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经历着别人不曾经历的痛苦,每一点的进步都凝聚着她勤奋刻苦的汗水和泪水。学校早上六点的起床钟别人还在睡眼朦胧中懒洋洋的起床,她却已经精神抖擞的学习了快一个小时。复习背诵昨天的知识,做好今天的学习准备工作,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大胆发言是顺香上课时的突出表现,他是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之一,同学们常常忍不住为她鼓掌,从开学到现在他的作业字迹清楚工整漂亮,无论是课上课后还是家庭作业,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从不拖拉马虎,从不敷衍了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间自有公道,有付出就有回报,从低年级的不及格到中年级的六七十分到现在高年级的八九十分,每一点的进步都是对她勤奋刻苦的最好回报,也是她点滴成长的最好见证。
生活的艰辛造就了顺香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因为家庭情况特殊,她经常接受别人的帮助,深知没有社会、亲戚、老师、朋友的帮助自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好的生活条件,所以她也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他人。邻里乡亲要帮忙时她毫不犹豫的去帮忙,乡亲们都说顺香是个可怜的孩子,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学校每次有同学生病她都乐于陪同学去看病,回来后还负责照顾她,直到同学病好。学校学生人数不多,但卫生区较多,经常都可以看到她帮助同学扫地倒垃圾的身影。对班级她也是非常乐心关心的,帮助布置教室,出黑板报等等做她力所能及的事。虽然她生活艰辛,学习用品较少,但是她从不吝啬,只要同学有需要,自己又有就会毫不犹豫的借给同学,同学们都觉得顺香是个可信友善乐于助人的好朋友。不单单是班里学生觉得顺香好,低年级的小朋友也都知道六年级有一个顺香姐姐对他们很好,很照顾他们。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低年级的小朋友不太会洗澡洗衣服,顺香就帮他们提水、洗澡、洗衣服,就像一个姐姐照顾自家弟弟妹妹一样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这些事在我们看来是很可贵的,但顺香觉得是很平常的事,她说自己能帮助别人,而不是一直被别帮助,她觉得很开心快乐,从不觉得烦觉得累。这应该就是助人为乐的最好诠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问顺香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说“希望爷爷健康长寿,爷爷这一生过的太辛苦了,到晚年也没有清闲过,我希望爷爷给我一个机会,让他安度晚年。“她相信自己有手有脚,生活会慢慢好起来,只盼爷爷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