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明评论

书信会老,精神还须传承

2017-03-17 17:16:23 责任编辑:阙小琴 来源: 龙岩文明网

  

    《见字如面》唤起了中国人对笔墨信札的文化记忆,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社会风俗,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生活智慧、情感故事与时代变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情怀、中国美丽、中国气派。(317日《光明日报》) 

    书信的魅力在哪儿?汉字的魅力,不仅在于也本身所具有的情感,还在于书写的过程中。朋友大学时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兴奋地打印了家书,却遭遇了父亲的愠怒,你是在写信吗?这是在给我发公文!在老人看来,打印的文字,冷冰冰的,失去了家信的味道,也看不出孩子写信时的情感。汉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不仅其内容上传递情感,其形式也同样凝聚着饱满、丰厚的情感。所以,才有了书法作品,并能从书法作品中读出一个人的心情,这是其他文字所不能比拟的。 

    书信的魅力,还在于伸张性。人们不仅用书信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同时也用他来进行家学传承、道德弘扬、人格塑造,记录时代的变迁。古有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议论时政、品赏诗文、诫训子弟、抒情言志,那就是一部辉煌的作品集。近有《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也是完整地呈现了对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注重与追求,以及厚重的家国情怀。这些家书,就是对时代的记忆,是时代的一扇窗口、一面镜子。正是如此,书信让人们产生依恋和向往。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的快捷、直观,天涯若比邻的特性,让传统书信正在老去。对于文明前进的车轮,人们无需抵制,也无法抵制,重回手写书信,或许是不够现实。直面现实,人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运用好现代科技的优势,更好地表情达意。 

    其实,互联网并不会泯灭纸张所传递的情怀与精神。相对于传统的纸张,电脑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样的书写纸张,认真选择,其效果显然会更佳。有人担心,敲出的字模,没有情感。然而,技术的发展,已经支持手写。即便是用键盘输入,也有便于辨认的特点。这恐怕是传统的书信所不具备的优势。快速的传递,更方便了人们及时的交流,有益于激发人们的思考和争辩和。 

    当然,在书写电子书信时,还需人们遵守书信的格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反作用于内容。书信作为一种,完全按照其格式来写,这既是对收信对象的充分尊重,也可以培养自己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能力和习惯。 

    人们担忧电子书信,究其根本还在于其表达时的随意性。然而,只要人们多一点礼仪、多一点郑重、多一点真诚、多一点文化,传统书信的郑重,传统书信所承载的绵长的思想力量和悠长韵味依然是能在电子书信中得到体现的。这正如《见字如面》中,观众更多的还是在听朗读一样。 

    只要精神在,一切就不会老去。对于书信来说,也是如此。传统书信所拥有的丰富美好的情愫,在电子时代,仍然可以传承下去而不衰减。(关育兵)

  

  

  

  

  

  

  

相关报道

GA1POA_3V{X}]J5N`LWX2IK.png

X8C9S8@DJ9E@$7F([%}W{~G.png

`F61H`5Y6C@8]S8B_L2R1}W.png

`}IGK92KQ}4ZM3KH6B2L`LA.png

9W_ZD704I%$8%J%X1EDEFNG.png

地方文明网站
龙岩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共龙岩市委文明办
技术支持:东南网
Copyright (C) 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